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时,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文明世界...

19世纪时,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文明世界”。19世纪40~7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文明世界”的反应是

①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洪仁开著述《资政新篇》

③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

④孙中山阐发“三民主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A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时间“19 世纪40~70 年代”。①是1842年之后;②是1859年提出;③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在20 世纪初提出的,故含有④项均可排除。所以应选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书写材料的不同

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

 

查看答案

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称延安是思想工厂。这里的思想主要指

A.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    B.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查看答案

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 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 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康熙在实施“更名田”的同时,大胆奖励官员、农民垦荒……他针对当时一方面国库粮食不充足;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并下令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

——曲路浚《从前清政府的棱镜中折射当代财政之伤》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初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土地政策调整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