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于《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道光皇帝和耆英等人所看重的是把条款中“割让”...

对于《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道光皇帝和耆英等人所看重的是把条款中“割让”换成“赏借”二字。这说明清统治者

A. 统治黑暗腐败投降卖国

B. 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

C. 认为丢失香港意义不大

D. 用“礼”维护国家主权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看重把“割”香港岛给英国换成“赏借”香港岛给英国,反映了清政府对国家主权意识的淡薄,B项正确;材料无法清统治者黑暗腐败投降卖国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关于丢失香港意义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用“礼”维护国家主权,排除D。所以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A. 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 科举选拔日益趋向严格

C. 中枢机构设置调整,六部地位提高

D. 官员数量相对减少,行政待遇提高

 

查看答案

201311月,复旦大学经过DNA检测和历史考证,证实曹操并非汉相曹参后人,也不是名门夏侯氏后裔,相关史料和文件中所描述的曹操身世应只是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而进行的杜撰行为。材料中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是指

A. 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B. 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

C. 出身门第决定了政治前途          D 孝廉是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

 

查看答案

学者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 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B. 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

C. 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

D. 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它们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形成了“冷战”格局。

材料二: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

材料三:自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一方面,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另一方面,还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1)材料一中的“它们”是指哪两个国家?二战结束后,它们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举两件历史大事来说明材料二中的“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

(2)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三,列举两个中国参与的地区性组织?

 

查看答案

历史图表、图片蕴含了丰富的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主要政治特征分别是什么?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2)据材料二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