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君主派最为讨厌的“共和...

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君主派最为讨厌的“共和国”一词最终被塞进了宪法,共和派(特别是激进共和派)原本希望建立更难体现“民主”色彩的一院制议会,但最后还是确立了参、众两院制议会体制。这体现了

A. 当时各派的妥协

B. 当时各派不满意该宪法

C. 当时法国政治环境复杂

D. 宪法的不稳定性

 

A 【解析】本题考查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1875年宪法是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妥协,体现了当时各派力量的妥协,故A正确;材料中并未反映当时各派对宪法的态度,故B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1875年宪法的特点,没有描述当时法国的政治环境,故C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1875年宪法确立,并未提出其之后的发展状况,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公元前1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法学家被罗马帝国皇帝授予就法律问题作出公开解释的权力,对案件审理具有法律约束力。公元426年,东、西罗马帝国皇帝共同钦定只有五位已故法学家的学说具有法律效力。这一变化

A. 提高了法学家的地位

B. 减少了法律引用的混乱

C. 扩大了法律的适用范围

D. 确立了君主的法律权威

 

查看答案

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发言中,毛泽东指出:“新中国与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进行声明。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我们也不急于去解决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这反映了当时

A. 冷战爆发影响中共决策

B. 帝国主义国家封锁了中国沿海

C. 中共需要苏联经济援助

D. 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查看答案

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

年份

佃农(%)

半佃农(%)

自耕农(%)

1935

29

24

47

1936

30

24

46

1937

37

26

37

1938

38

27

35

 

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A. 土地所有制度的变    B. 生产结构的调整

C.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 土地兼并的趋势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剧目题材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与该时期历史特点对应的标语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C. “坚决拥护共产党八路军”

D.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查看答案

1919年胡适写成剧本《终身大事》,剧中女主角田亚梅的父母以八字不合等为理由阻挠她与陈先生的结合,后来她背着父母跟陈先生跑了。这一角色在当时竟无人敢演。这一现象表明

A. 北洋政府倡导尊孔复古

B. 五四运动推动了婚姻自由

C. 文学革命以新女性作为创作主题

D. 新文化运动对移风易俗的作用有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