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司马迁在整理历史材料时,“采经摭传”,“涉猎者广博”,有书本的,有档案的,有自己...

司马迁在整理历史材料时,“采经摭传”,“涉猎者广博”,有书本的,有档案的,有自己采访的,对这些丰富的史料,他尽可能地进行选择和考订。这说明

A. 司马迁是历史研究的开创者

B. 史料搜集只有多元化才可信

C.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D. 历史研究必须清除主观因素

 

C 【解析】“对这些丰富的史料,他尽可能地进行选择和考订”说明史料研究的重要性,故C正确;历史研究开创者并不是司马迁,故A错误;史料搜集注重史料相互印证,不是史料搜集方式,故B错误;史料研究必定牵扯人为因素,不可能清除主观因素,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汉代有十七八等级,最高者月俸350斛,每月收入为21875斤栗;最低的月俸8斛,合500斤粟。这说明秦汉

A. 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

B. 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

C. 官僚体制严重失衡

D. 贵族政治已经废止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代

A. 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

B. 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

C. 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

D. 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

 

查看答案

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

作者、出处

共40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唐)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

共36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

(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

共46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谭其骧《秦郡新考》

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

2002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

 

根据以上史料能够推定的是

A. 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 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C. 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 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查看答案

古代儒者在阐述政治思想时往往将“君”与“国”混为一体,君主在统治理念上常常将“国”视为放大的“家”。这说明

A. 儒家思想促使“家国一体”观念的产生

B.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是历史进步

C. 君主借助家庭伦理强化统治

D. “家国同构”体现专制集权

 

查看答案

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

A. 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

B. 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

C. 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

D. 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