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罗马帝国的逐步解体及基督教的胜利,到公元5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罗马帝国的逐步解体及基督教的胜利,到公元500年,古希腊时期的科学知识在西欧变得极为稀少。11世纪后,基督徒的东征使阿拉伯文献随手可得。1125—1200年,西欧形成翻译的浪潮。意大利的热拉尔先后译出《天文学大成》及70部其它文献,特别是译出亚里士多德讨论科学方法的重要文献《分析后篇》。13世纪,与拜占庭关系密切的西西里成为希腊语译成拉丁语的中心,其中莫比克完成了亚里士多德及阿基米德几乎全部希腊文原稿的拉丁译本。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翻译家的辛勤劳动,没有亚里士多德包含关于整个宇宙详尽完备科学观点的物理、哲学著作,17世纪的科学革命就几乎不可能发生。

——摘编自【美】爱德华·格兰特《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思想》

材料二明朝以八股取士,一般士子,除了永乐皇帝钦定的《性理大全》外,几乎一书不读。明末,罗马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先后来华,与中国学者如徐光启、李之藻相往来,研究各种学问。先是明代循元“授时历”,错谬渐多。中外学者合译西方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完成历法改革之业。这个时期的各类译书不下百数十种,如《几何原本》、《坤舆万国全图》、《天主实义》等,为欧籍入华之始。要而言之,中、外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在这种新环境下,学界空气亦有变换,时人评之:“如历法、算法、火攻、水法之类,皆探两仪之奥,资兵农之用,为世永利。”

——据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欧与中国翻译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与中国翻译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1)特点:西欧:历经时间长;翻译重科学理论;翻译活动以翻译家个人为主;翻译作品基本上以天文数学等科技著作为主;翻译运动更有系统性;多是民间自发的翻译活动(民间为主);对西欧影响巨大;翻译先前历史辉煌的科技成果。(答对3点即可)中国:起步较晚;翻译重实用技术;中外学者合译;除科技著作之外,中国还有宗教类、地理类书籍;翻译运动比较散乱;国家主导性更强;中西交流,翻译西方著作。 (2)背景:西欧:罗马帝国解体与基督教的胜利;基督教东征使西欧得到大量的阿拉伯语文献及古代文献;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成就;意大利等地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代阿拉伯人保留了大量古希腊文献;意大利西西里与拜占庭、阿拉伯地区密切的文化商贸联系;翻译家的涌现;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等。 中国:专制统治;闭关锁国;八股取士(或理学的束缚),士人缺少对于科技研究的兴趣;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中国在历法、农业、军事方面的实际需要;罗马传教士来华(或西学东渐);有识之士的努力;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价值:都有利于科技的发展;都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发展;都促进了学术风气的转变;都有利于突破旧思想体系的束缚;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1125-1200年,西欧形成翻译的浪潮”“译出《天文学大成》及70部其它文献”“莫比克完成了亚里士多德及阿基米德几乎全部希腊文原稿的拉丁译本”“如果没有这些翻译家的辛勤劳动……17世纪的科学革命就几乎不可能发生”,可概括出西欧翻译运动的特点。依据材料二中“明末,罗马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先后来华,与中国学者如徐光启、李之藻相往来,研究各种学问”“中外学者合译西方历书一百三十七卷”“这个时期的各类译书不下百数十种”“如历法、算法、火攻、水法之类,皆探两仪之奥,资兵农之用,为世永利”,可概括出中国翻译运动的特点。 (2)西欧的背景可从罗马帝国的解体、基督教的发展、希腊罗马的文明成就、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翻译家的涌现以及文艺复兴等角度作答;中国的背景可从封建专制统治、小农经济、理学束缚、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传教士的来华以及现实需要等角度作答,要注重从政治、经济、思想、个人等各种方面具体分析西欧和中国翻译运动的背景。共同的历史价值可从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突破旧思想体系和转变学术风气等角度作答,具体论述二者的共同价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希腊某位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A.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 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 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查看答案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A. 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 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 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 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查看答案

早期阶段的罗马法规定: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这表明早期罗马法

A. 不尊重当事人意愿

B. 注重保护公民利益

C. 形式重于实质内容

D. 审判程序非常严密

 

查看答案

在一个古希腊雅典的储藏所人们发现了200多块刻有“提米斯托克利”名字的陶片。提米斯托克利是一位著名人物,公元前480年,他领导雅典人战胜波斯。显然这些陶片是为分发给那些写不好字的人的。这说明了雅典民主制

A. 体现了雅典全民监督的民主状况

B. 是比较完善的民主制度

C. 保证了社会各阶层平等的参政权

D. 大力维护普通公民的权利

 

查看答案

公元前451年之前,雅典男子与他们外国妻子所生的孩子可以获得完全公民权,而伯利克里改革后的法规只承认父母双方都是雅典公民的孩子拥有公民权。这一变化

A. 赋予女性公民参政权利

B. 提高雅典女性社会地位

C. 扩大了雅典公民的范围和权利

D. 实现从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