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初曾规定,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意留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十二年,回关东的免徭役六年...

汉初曾规定,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意留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十二年,回关东的免徭役六年。原先因逃避战乱流亡的民众回到原籍,重新成为编籍内的民户,恢复他们的爵位、田地、住宅,以从事农业生产,不准官吏虐待。这些规定旨在

A. 防止土地兼并

B. 稳定统治秩序

C. 增加赋税收益

D. 开发关中地区

 

B 【解析】根据材料“关东人愿意留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十二年,回关东的免徭役六年”“因逃避战乱流亡的民众回到原籍,……恢复他们的爵位、田地、住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些措施使农民在和平安定环境中获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可以稳定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没有体现出土地兼并,故A项排除;C项包含在B项之中;D项比较片面,材料中的措施不仅开发了关中地区,而且还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 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B. 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

C. 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

D. 宗法意识已日趋淡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出生在一个虽非贵族但家道殷实的家庭中,自幼在罗马接受教育,年轻时便开始修习法律,在早年还曾游学雅典,是罗马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西塞罗认为“当政权落在一人手中,我们称他为王,这个国家形式便是王政;当一些显要的公民掌握政权时,我们说这个国家实行贵族制;当所有的权力握在人民手中时,便叫做民主制。”“有一种我认为最值得赞赏的第四种政体,它是从我所提到的那三种政体混合而成的。”按照西塞罗的说法,在实行混合政体的国家中,“应保持最高的王权的因素,一些显要的公民也应赋以一定的权力,某些事务则应留给公众来审议和监督”;“行政长官有足够的权威,显要公民的意见有足够的影响,人民有足够的自由。”西塞罗关于混合政体的理论原则,基本上因袭希腊思想家的观点,但他把这一理论运用于罗马实际时,对此理论却加以重要发挥。

——整理自《西塞罗的共和国政治理论》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塞罗“混合政体”理论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塞罗“混合政体”的优势所在。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shì,种植)。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题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唐、清两个朝代的综合实力评价得分表。

考察一个王朝,应谊注意以下几个要素(总分100)

唐朝(得分:76分)

清朝(得分:65分)

一、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

8

7

二、文化(思想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朝气、活力)

9

8

三、风俗(即民德,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如何)

4

9

四、经济(民众的生活、商业是否发达,是否按照历史的惯性自然发展)

8

8

五、国防(是否有强大的武装抵御外来侵略,对外战绩)

 

7

7

六、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

9

4

七、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科度)

7

6

八、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

7

5

九、科技(发明创造、生产力发展水平)

8

4

十、国际地位(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

9

7

 

 

——正离子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分析材料,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某一朝代进行打分,并简要说明。

(要求:可以就材料中的朝代,也可以任选一个中国历史上的王朝进行打分和论述;也可以对上述打分进行反驳,只需选取其中三个要素打分,并加以说明或者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要素并打分,说明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罗马帝国的逐步解体及基督教的胜利,到公元500年,古希腊时期的科学知识在西欧变得极为稀少。11世纪后,基督徒的东征使阿拉伯文献随手可得。1125—1200年,西欧形成翻译的浪潮。意大利的热拉尔先后译出《天文学大成》及70部其它文献,特别是译出亚里士多德讨论科学方法的重要文献《分析后篇》。13世纪,与拜占庭关系密切的西西里成为希腊语译成拉丁语的中心,其中莫比克完成了亚里士多德及阿基米德几乎全部希腊文原稿的拉丁译本。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翻译家的辛勤劳动,没有亚里士多德包含关于整个宇宙详尽完备科学观点的物理、哲学著作,17世纪的科学革命就几乎不可能发生。

——摘编自【美】爱德华·格兰特《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思想》

材料二明朝以八股取士,一般士子,除了永乐皇帝钦定的《性理大全》外,几乎一书不读。明末,罗马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先后来华,与中国学者如徐光启、李之藻相往来,研究各种学问。先是明代循元“授时历”,错谬渐多。中外学者合译西方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完成历法改革之业。这个时期的各类译书不下百数十种,如《几何原本》、《坤舆万国全图》、《天主实义》等,为欧籍入华之始。要而言之,中、外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在这种新环境下,学界空气亦有变换,时人评之:“如历法、算法、火攻、水法之类,皆探两仪之奥,资兵农之用,为世永利。”

——据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欧与中国翻译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与中国翻译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