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唐朝长安城西市行业分布示意图。下图可以反映出当时 A. 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

下图为唐朝长安城西市行业分布示意图。下图可以反映出当时

A. 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B. 商业具有开放交易特点

C.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加快

 

A 【解析】从“唐朝长安城西市”“市署”“平准署”中可以看出,市内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署”“平准署”,西市进行的是封闭式的集中交易,交易区也都是集中在一个四面有墙、开设市门的较为封闭的场所内,这体现了唐朝时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故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后私营手工业才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农产品商品化的情况,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初曾规定,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意留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十二年,回关东的免徭役六年。原先因逃避战乱流亡的民众回到原籍,重新成为编籍内的民户,恢复他们的爵位、田地、住宅,以从事农业生产,不准官吏虐待。这些规定旨在

A. 防止土地兼并

B. 稳定统治秩序

C. 增加赋税收益

D. 开发关中地区

 

查看答案

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 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B. 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

C. 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

D. 宗法意识已日趋淡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出生在一个虽非贵族但家道殷实的家庭中,自幼在罗马接受教育,年轻时便开始修习法律,在早年还曾游学雅典,是罗马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西塞罗认为“当政权落在一人手中,我们称他为王,这个国家形式便是王政;当一些显要的公民掌握政权时,我们说这个国家实行贵族制;当所有的权力握在人民手中时,便叫做民主制。”“有一种我认为最值得赞赏的第四种政体,它是从我所提到的那三种政体混合而成的。”按照西塞罗的说法,在实行混合政体的国家中,“应保持最高的王权的因素,一些显要的公民也应赋以一定的权力,某些事务则应留给公众来审议和监督”;“行政长官有足够的权威,显要公民的意见有足够的影响,人民有足够的自由。”西塞罗关于混合政体的理论原则,基本上因袭希腊思想家的观点,但他把这一理论运用于罗马实际时,对此理论却加以重要发挥。

——整理自《西塞罗的共和国政治理论》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塞罗“混合政体”理论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塞罗“混合政体”的优势所在。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shì,种植)。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题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唐、清两个朝代的综合实力评价得分表。

考察一个王朝,应谊注意以下几个要素(总分100)

唐朝(得分:76分)

清朝(得分:65分)

一、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

8

7

二、文化(思想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朝气、活力)

9

8

三、风俗(即民德,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如何)

4

9

四、经济(民众的生活、商业是否发达,是否按照历史的惯性自然发展)

8

8

五、国防(是否有强大的武装抵御外来侵略,对外战绩)

 

7

7

六、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

9

4

七、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科度)

7

6

八、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

7

5

九、科技(发明创造、生产力发展水平)

8

4

十、国际地位(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

9

7

 

 

——正离子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分析材料,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某一朝代进行打分,并简要说明。

(要求:可以就材料中的朝代,也可以任选一个中国历史上的王朝进行打分和论述;也可以对上述打分进行反驳,只需选取其中三个要素打分,并加以说明或者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要素并打分,说明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