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朝数次进行撰修全国性地图、地志的工作。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乾隆内府舆图》...

清朝数次进行撰修全国性地图、地志的工作。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乾隆内府舆图》,是我国古代水平最高的实测地图。从康熙到嘉庆前后三次修订《大清一统志》,是我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全国地理志。这一做法

A. 有利于全国市场统一    B. 加强了专制国家体制

C. 标志地理测量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    D. 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解析】统一国家建立就有利于建立统一市场,故A错误;强化专制主要适用于皇帝权力与中央官员权力及机构之间的关系,而非地理志的完善,故B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出地理测量技术成熟的具体标准,故C错误;完善地理志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了解和管控,从而强化中央集权,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 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查看答案

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 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 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 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查看答案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查看答案

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等主张。据此可知,王阳明

A. 关注人的主体地位    B. 反对天人合一

C. 主张格物致知    D. 否定宇宙的存在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所强调的义理,表现出一种想要摈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归圣人之道的气势,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该学者的依据是宋明理学

A. 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    B. 突出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

C. 倡导恢复儒家个人主义精神    D. 突出了三教合一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