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

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这一现象

A. 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    B. 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殖民地性质

C. 标志着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    D. 终结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A 【解析】根据材料案件“审判程序一如西方”,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领事裁判权”的相关知识。材料是列强从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体现,“领事裁判权”这一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半殖民地性质,不是“殖民地性质”,排除B。材料体现的就是“领事裁判权”,标志着中国司法主权的丧失,排除C。1943年l月,美、英分别与中国国民政府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不是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59年,英国人呤唎在广州街头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地,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这反映了

A. 广州是五口通商的主要城市    B. 广州社会风气开放

C. 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民众生活习俗    D. 沿海地区的开放使女子地位提高

 

查看答案

下表为晚清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这反映了

A.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    B. 政治的腐败程度加深

C.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D. 清廷的改革速度加快

 

查看答案

清朝数次进行撰修全国性地图、地志的工作。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乾隆内府舆图》,是我国古代水平最高的实测地图。从康熙到嘉庆前后三次修订《大清一统志》,是我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全国地理志。这一做法

A. 有利于全国市场统一    B. 加强了专制国家体制

C. 标志地理测量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    D. 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 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查看答案

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 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 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 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