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描绘一雅典公民:“我可总是头一个到场...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描绘一雅典公民:“我可总是头一个到场……一个人坐好了以后,只好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打哈欠、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画画符、拔拔鼻毛、算算数目、向往着田园、向往着和平。”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已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民众的义务

D. 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

 

D 【解析】材料“我可总是头一个到场……一个人坐好了以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要求全体公民的民主,不是“一个公民的民主”,故D项错误;AB不符合史实,表述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白话文在维新变法时期就得到了充分重视。1897117日,《演义白话报》在上海诞生;不久,《无锡白话报》创刊。此后,以白话命名的报刊竞相面世。这本质上反映了维新派

A. 反对愚昧,提倡西方学说    B. 效法西方,发展新闻事业

C. 普及文化,发展近代教育    D. 开启民智,推动思想启蒙

 

查看答案

1880年,清政府修建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1887年展筑至芦台,1888年又展筑至塘沽和天津,时称“津唐铁路”。“津唐铁路”的修建

A. 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

B. 有助于解决洋务企业的困难

C. 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D. 目的是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这一现象

A. 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    B. 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殖民地性质

C. 标志着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    D. 终结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查看答案

1859年,英国人呤唎在广州街头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地,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这反映了

A. 广州是五口通商的主要城市    B. 广州社会风气开放

C. 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民众生活习俗    D. 沿海地区的开放使女子地位提高

 

查看答案

下表为晚清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这反映了

A.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    B. 政治的腐败程度加深

C.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D. 清廷的改革速度加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