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14世纪欧洲画家根据《马可波罗游记》而创作的中国杭州市景图。对此画的评论较...

下图是14世纪欧洲画家根据《马可波罗游记》而创作的中国杭州市景图。对此画的评论较为合理的是

A. 反映14世纪杭州市景的一手史料    B. 反映当时欧洲城市景观的一手史料

C. 反映当时欧洲人中国观的一手史料    D. 史料价值微乎其微

 

C 【解析】此画是根据马可波罗的口述绘制的杭州城市图,是第二手史料,因此A错误;B说是欧洲的城市,显然错误;但是确实直接的反映了当时的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在这一点上又是第一手史料,C正确;根据上面分析, D项说法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卢梭声称,可以从感情、感觉和心灵学到经验的教训,学到理性所永远不能确立的真理。他的这种思想

A. 充实了启蒙运动的自由理念    B. 摆脱了自然法则的制约

C. 凸显了激进的政治色彩    D. 否定了理性启蒙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描绘一雅典公民:“我可总是头一个到场……一个人坐好了以后,只好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打哈欠、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画画符、拔拔鼻毛、算算数目、向往着田园、向往着和平。”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已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民众的义务

D. 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

 

查看答案

白话文在维新变法时期就得到了充分重视。1897117日,《演义白话报》在上海诞生;不久,《无锡白话报》创刊。此后,以白话命名的报刊竞相面世。这本质上反映了维新派

A. 反对愚昧,提倡西方学说    B. 效法西方,发展新闻事业

C. 普及文化,发展近代教育    D. 开启民智,推动思想启蒙

 

查看答案

1880年,清政府修建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1887年展筑至芦台,1888年又展筑至塘沽和天津,时称“津唐铁路”。“津唐铁路”的修建

A. 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

B. 有助于解决洋务企业的困难

C. 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D. 目的是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这一现象

A. 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    B. 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殖民地性质

C. 标志着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    D. 终结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