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疆域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

中国古代疆域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下面为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魯、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史学集刊》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与西周相比,秦朝加强对地方管辖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分析该措施的特征。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

 

(1)原因:西周疆域广大,兵力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2)不同:实行郡县制度。 特征:建立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血缘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原因:实行行省制度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特征: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 【解析】(1)考查西周分封制,概括材料一中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可以答为:西周疆域广大,兵力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2)考查秦朝郡县制,回答郡县制的内容和意义即可,可以答为:不同:实行郡县制度。 特征:建立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血缘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3)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第一小问比较唐朝三省六部制与元朝中书省制度得出答案,可以答为: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第二小问概括材料得出答案,可以答为:实行行省制度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可以答为: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根据以上几个时期不同的地方管辖制度,概括古代中国中央对地方管理的趋势,可以答为: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A. 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 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 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 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查看答案

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这种趋势的表现有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②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③欧洲共同体形成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出现这一声音的原因是

A. 加强内部联合发展经济

B. 摆脱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局面

C. 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

D. 迫使美国改受对欧政策

 

查看答案

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

A. 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

B. 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

C. 在对抗中相互妥协与克制

D. 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

 

查看答案

“一个好兄弟不如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B. 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C. 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D. 开展以联合因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