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2008年4月30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雕塑学会、北京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50周年活动“开篇大作一一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纪念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

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材料二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一….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指出材料一中图2、图4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地位。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1)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 (2)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3)是因为中国近代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 【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属于文字材料和图片类材料结合的复合型材料题。此类题目以文字、地图、图片、文物、漫画等为素材,要求从这些材料和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回答相关问题。所以此类试题在近几年高考命题中运用较多。文字材料“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可知本小题的主题。由图片的时间“1939年”“1919”“1937-1945”“1945年4月21日”可知四副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渡江战役。 (2)本题考查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揭示其本质的能力。此题设问要求回答图2、图4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也就是说要求回答“五四运动”和“渡江战役”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革命的开端;1949年4月21日的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至此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3)本题考查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能力。本题设问有两个,第一问回答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二问回答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屡遭挫折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为中国民主化的努力主要体现在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共和政体。 (4)此题是对以上三道试题的综合与升华,此题的答案是此题的中心所在。回答此题需要明确答题条件 “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一以民主革命为主线,反应的是中国近代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事迹;材料二揭示近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屡遭挫折”的根本原因。两则材料都反应的都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和现代化的主旋律。中国的近代化的过程和反侵略取得民族独立与发展的过程,即对内是近代化的过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对外是反对侵略取得民族独立与发展的过程。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交错并行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成之……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

(2)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

(3)对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3和材料4的规定有什么不同?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疆域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下面为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魯、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史学集刊》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与西周相比,秦朝加强对地方管辖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分析该措施的特征。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

 

查看答案

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A. 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 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 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 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查看答案

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这种趋势的表现有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②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③欧洲共同体形成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出现这一声音的原因是

A. 加强内部联合发展经济

B. 摆脱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局面

C. 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

D. 迫使美国改受对欧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