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于中国近代的“租界”不同史观有不同的评价,革命史观以为“租界”是“国中之国”,...

对于中国近代的“租界”不同史观有不同的评价,革命史观以为“租界”是“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据点;现代化史观认为,租界是传播和展示西方工业文明的窗口,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文明史观认为,租界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流、融合之地,有利于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进步;全球史观认为租界是中国联系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造成这种不同评价的根源是

A. 不同史观的评价立场不同

B. 新史观不了解租界的真实情况

C. 不同史观的评价角度和标准不同

D. 西方学者在评价中国历史问题时采用双重标准

 

C 【解析】材料中是从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以及全球史观评价租界,都体现出史观评价的角度和标准不同,故C正确;这些史观都是从自身立场和标准评价,故A错误;新史观和旧史观不同视角,不能说明新史观不了解租界真实情况,故B错误;西方学者字啊评价中国历史问题采用西方标准,不是双重标准,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大革命失败以后,对于中国革命采取什么斗争形式和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当时是有不同意见的:

材料一:一种意见是:“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

材料二:另一种意见是: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利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农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

根据材料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材料二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主要观点。

(2)你认为哪种意见正确?结合史实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查看答案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三1912年,中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依据材料三和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两个共和国的诞生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各有何重大的推动作用?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委员瓦尔兰和茹尔德都曾任公社的财政部长,曾经支配过400万法郎。但他们却两袖清风,不为金钱所动。他们的家都距财政部大楼并不是很近,但他们始终坚持步行上下班。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乘坐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巴黎公社委员如此廉洁,若从制度建设角度看,这主要得益于

A. 巴黎公社是一个民主自治机构

B. 巴黎公社委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C.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社委员

D. 巴黎公社立法、行政、司法权分立

 

查看答案

苏联史学家在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时出版了《伟大的十月和东方各国人民》一书,其中心思想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真正具有包罗一切的普遍影响”,“对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书中思想

A. 过分夸大了十月革命影响

B. 有利于增进社会月革命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C. 高度评价它世界范围的意义

D. 指出十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查看答案

临时政府新任总理克伦斯基决定继续在协约国阵营里把一战打下去,以一场大规模攻势为俄国作出了选择,攻势的失败,决定了俄国的未来走向。这说明

A. 一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 二月革命没有完成任何革命任务

C. 苏俄《和平法令》受到群众拥护

D. 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推动革命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