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 法家、道家、儒家

B. 道家、儒家、法家

C. 墨家、法家、道家

D. 儒家、法家、墨家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考查的是对商鞅变法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帝道指的是上古帝王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王道指的是遵循现代的礼乐制度的儒家思想;霸道指的是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依靠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加强对人民的约束。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根据以上分析,ACD均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三者的共同点有

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②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③反对封建束缚

④促进人性的解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亚里土多德说:“由于致富艺术表现在商业活动中,这种艺术永远不会有达到目的的极限,因为其目的是无止境地攫取财富和占有货币。”按亚里士多德思想“合乎逻辑的推想”下述思想或情形明显与其格调不同的是

A. 《史记?货殖列传》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B. 孔子提出,中国“乃士农工商四民之结合,而士农则总居工商之上”

C. 韩非子把从事“末业”的“工商之民”列为社会中的“五蠹”之一

D. 《管子》强调要利用国家垄断等手段挤压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

 

查看答案

“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 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 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C. 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D. 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1888—1938),联共(布)的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经济学家。1920年初,他完成《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认为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否定了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在过渡时期的作用。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托洛茨基派反对并提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在经济落后的苏联,只能通过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品价格、增加赋税等牺牲农民的办法来发展工业。布哈林批驳托洛茨基派现点,他指出:“俄国将拉着农民的大车以蜗牛爬的速度建设社会主义。”他认为解决工业发展缓慢问题,必须从发展农村生产力着手,把新经济政策推广到农村去、只有农村富裕了,有了市场,工业才能得到发展;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应该先组织消费合作社,再转到生产合作社,通过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地发展,反对过早地实行农业集体化;反对不顾现有的客观条件,盲目地追求指标。他认为要注意发展轻工业,使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达到完美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哈林反驳“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时提出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哈林经济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增强现代人对 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 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12 月 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以国家名义进行正 式纪念与公祭,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程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 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 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

——整理自《国家公祭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确立“公祭日”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国家公祭日设立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