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双百方针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6年,为调动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前者主要侧重于文学艺术创作,后者侧重于学术研究。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侧重于对社会大动荡的看法,故排除ABC,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A. 傩戏

B. 元杂剧

C. 京剧

D. 粤剧

 

查看答案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 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 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 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 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查看答案

图示两位、思想家生活在17、18世纪,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其相似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

C. 封建文化专制的残酷

D. 阶级属性一致

 

查看答案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这段话肯定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科学社会主义                D.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A. 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B. 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C. 危机封建君主统治

D. 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