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这一论述的侧重点是

A. 批判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

B. 论证中体西用相互矛盾

C. 强调西用必须服从于中体

D. 肯定中体西用思想的积极意义

 

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观点是“中体”为“西用”能进入中国奠定了基础。即认为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故选C。A项说法与材料观点不符;B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说法与材料观点相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查看答案

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A. 傩戏

B. 元杂剧

C. 京剧

D. 粤剧

 

查看答案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 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 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 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 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查看答案

图示两位、思想家生活在17、18世纪,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其相似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

C. 封建文化专制的残酷

D. 阶级属性一致

 

查看答案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这段话肯定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科学社会主义                D.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