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现代的文白之争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文化事件。就语言发展的方向来看,近代文白之争的...

近现代的文白之争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文化事件。就语言发展的方向来看,近代文白之争的对错是清楚的;而就其所牵涉到的文化、民族传统等方面看,其对错又值得思考。

正方:梁启超:"今人文字与语言离,其利病既娄言之矣。今人出话,皆用今语,而下笔必效古言,故妇孺农氓(田民),靡不以读书为难事,而《水浒》、《三国》、《红楼》之类,读者反多于六经。"

陈独秀:"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反方:

林纾:“且使人读古子者,须读其原书耶?抑凭讲师之一二语,即算为古子?若读原书,则又不能全废古文矣。""古文者,白话之根柢,无古文安有白话?"

姚鹛图:"鄙人近年……皆用白话体裁,……然总不如文话之简捷易明,往往累牍连篇,笔不及挥,不过抵文话数十字、数句之用。”

你赞成材料中“文白之争”哪一方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示例一:观点:赞成正方,主张推广使用白话文。理由:①中国社会日常交往大量使用白话,而书面用语以文言为主,形成了文言文与白话文分离的状态。②文言文的复杂阻碍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以及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③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追求思想的解放,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必须要否定文言文,倡导使用白话文。 示例二:观点:赞成反方,反对全盘否定文言文,主张保留文言文。理由:①文言文是白话的基础,文言文作为一种有特色的书面用语,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②白话文在其初期,无论是词汇的丰富性还是表达形式的成熟、优美都还无法与文言文相比。③在中国长期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文言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废弃文言,必然导致传统文化的断绝。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论证试题,既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更可以两种观 点结合。先表明观点,后以史实进行合理论证。若赞成正方,可重点分析文言文的局限性,包括“文白分离”、阻碍文化教育普及、批判传统文化的需要等方面分析。若赞成反方的观点,可重点分析 文言文的优点,包括文言文的特色、成熟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等角度辨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二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賜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指出这一观点在当时产生的积极意义。

(3)与材料三作者所处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相比,材料二作者所处时代的人文主义有何新发展?

(4)综上所述,你认为人文主义思想的根本内涵是什么?

 

查看答案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政治的民主化

B. 救亡图存

C. 经济的工业化

D. 思想的自由化

 

查看答案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是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命名为石申。石申的科学成就是

A. 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

B. 记录了世界最早的日食月食现象

C. 制造了天文观测仪器——浑仪

D. 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

 

查看答案

(题文)1861年,曾国藩攻占太平军军事重镇安庆之后,立即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弹、火轮。他在日记中说:“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但使彼之所长,我皆有之。”据这段日记可知,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是为了

A. 剿灭太平天国,以平内乱    B. 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

C. 实施军事改革,以强国防    D. 兴建近代工业,以谋国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