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汉初统治者认为“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过密,君主用刑虽重,而民亦无畏刑之心”,汉...

西汉初统治者认为“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过密,君主用刑虽重,而民亦无畏刑之心”,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解释法律,东汉光武帝刘秀以行德政作为治平天下的主要政策而曾先后七次颁布轻刑和赦罪诏令。这反映出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 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形成

C. 儒道思想逐渐融合

D. 一直奉行刑法的慎刑主义

 

B 【解析】材料强调了既要刑法又要礼,即材料强调了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才能治理好国家,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礼法要并举而非儒家思想成为正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礼法思想而非儒道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礼法要并举而非慎刑主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A. 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 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 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 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查看答案

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提到:“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两者对道家思想高度肯定的主要依据是道家

A. 哲学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B. “无为而治”的理念影响深远

C. 对世界本原进行了深刻探讨

D. 经典著作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

 

查看答案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 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 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 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 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材料三:日本科学史学家薮内清认为:“北宋时……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指出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对哪些文学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以及佛、道藏经典。私人刻书以文集最多,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品类丰富繁多。

——摘编自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谷登堡的印刷术一经发明,立即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20年间就传遍了

欧洲。l5世纪末,欧洲大约有3万种,2000多万册书籍被印刷发行,印刷种类也从

宗教文件扩大到自然科学、哲学、文学和教科书,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

垄断的知识……1474年,距(欧洲)活字印刷术发明仅30年,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的活字印刷版就发行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在他生前就有了活字印刷版,他是

抚摸着他的著作的印刷本去世的……印刷机的出现,使“危险思想”的传播变得对统治

阶级更加危险了。在欧洲的封建统治者看来,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思想是异端邪

说,必须禁止其发表。

——饶立华《谷登堡的印刷术与大众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宋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欧洲印刷业的发展有何特点?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哪些彭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