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当前,对于中国文明及其历史命运,存在着大致两种看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当前,对于中国文明及其历史命运,存在着大致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说中华文明从来辉煌灿烂,500年前就逐渐形成了一种以生产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之平和-平等的发展模式,只是在1840年之后由于西方的入侵,才突然间被打断了发展(乔万尼·阿瑞吉)。另一种看法则是说这个文明从根本上“一塌糊涂”,几千年来都是“专制”和“独裁”,因而注定是要被“现代文明”所荡涤和抛弃的。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 论点:中华文明由其自古以来的专制独裁而注定被现代文明抛弃 论据:政治上,自秦朝开始,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帝专制。经济上,重农抑商,限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上,厉行文化专制,坟书坑儒、文字狱、八股取士等,僵化了思想。外交上,闭关锁国、海禁,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结论:由此可见,中华文明由其自古以来的专制独裁而注定被现代文明抛弃。 【解析】评分要点: 一等(12-8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8-4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首先应该明确材料有两种观点,在做题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亮明观点结合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做到自圆其说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 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查看答案

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下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浪漫美,富有宗教神秘感。下列与此画风格相近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徐葆耕在《西方文学十五讲》中说:在时间和空间关系上,传统语言结构完全遵循牛顿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倒叙部分都有清楚的交代。而意识流派的语言结构遵循的是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牛顿时间完全被打成碎片,按心理活动予以重新组合。其中体现意识流派的语言结构的是(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查看答案

2017年是邓小平逝世20周年。他在南巡谈话中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竞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邓小平的这番讲话主要反映的是

A. 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B. 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 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 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

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 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B. 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 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倾错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