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朝建立前夕,秦相吕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并认为天下...

秦朝建立前夕,秦相吕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并认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这反映出《吕氏春秋》

A. 反对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B. 阐述了反对专制的政治倾向

C. 主张调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 认识到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

 

B 【解析】根据材料“并认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可知《吕氏春秋》阐述了反对专制的政治倾向,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限制君权,不等同于反对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君权和相权的问题,排除C项。秦朝建立前夕,不存在君主专制强化的信息,且材料也没有反映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荀子说:“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这反映出

A. 礼乐成为先秦君王的治世手段

B. 荀子主张人性本善的伦理观点

C. “克己复礼”成为诸侯治国之策

D. 荀子承继了孔子教民以善的思想

 

查看答案

传统儒家观念认为,孔子是个复古而保守的人,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近代思想家竭力证明孔子的思想有较多创新,相比西周的主流观念有了很大突破。下列各项可以用来论证孔子思想创新的是( 

A.非礼勿视        B.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C.有教无类         D.敬鬼神而远之

 

查看答案

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合则两利,分则两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在“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刚下飞机的连战说:“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是‘国父’以及创党总理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材料二: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上世纪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首次合作的标志是什么?采用什么合作方式

(3)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各国的民主道路并不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材料三:

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第一款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曾被强迫服劳役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第一款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第一款年满18岁或18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摘编自《美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四: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材料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材料一中的“英国文化模式”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民主政治体制有什么“创新”?根据材料三说明美国宪法修正案的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一、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的政治体制与英国有何不同?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继往开来,精心制定的监察制度,在不同时期曾经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仔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同时,地方设立刺史。魏晋南北朝,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监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隋设御史台、司隶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分十道监察区,形成严密的监察网。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地方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元朝,地方设立御史台,还制定了一套监察法规。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清朝,地方监察沿用明制。

材料二: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材料三:“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

——《明史·职官制》

清皇太极下诏“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

——《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九十八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宋代对担任监察官员的资格有何要求?(不照抄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月课”“辱台钱”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在监察方面的举措。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

(5)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今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