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统计,西汉一代共任用宰相五十六人,其中布农出身者有三十三人,占59%,功臣...

有学者统计,西汉一代共任用宰相五十六人,其中布农出身者有三十三人,占59%,功臣世家富豪出身者十五人,占26.7%;外戚出身的七人,占12.5%;宗族出身的一人,占1.8%。这说明

A. 汉代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B. 选官用人关系到朝代兴亡

C. 察举制推动了社会进步    D. 布衣出身更适合国家治理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宰相出身布衣的比例很大,打破了以前世袭制下贵族垄断特权的局面,A正确。本题没有体现选官制度和朝代兴亡的关系,B错误。材料并没有表明宰相出自于察举制,C错误。材料也没有表明哪一种出身更利于国家治理,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朝正式开启了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个里程碑。但马克思却形象地比喻其为:“好像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这番话旨在强调

A. 先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央集权

B. 秦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C. 秦官僚政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 秦表面的统一掩盖不了“分散”的现实

 

查看答案

西周实施分封时,周王会将原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让他们跟随诸侯到封国担任官职。这一做法

A. 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B. 推广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C. 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

D. 打破了地方的血缘政治

 

查看答案

中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材料三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1)根据材料,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事件。

 

查看答案

连线题

(1)君主立宪制————————————————————A德国

(2)半专制君主立宪制————————————————B英国

(3)总统任期四年————————————————————C法国

(4)总统任期七年————————————————————D美国

(5)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A万隆会议

(6)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七届二中全会

(7)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遵义会议

(8)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D八七会议

 

查看答案

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