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乾降帝即位后,历时10年,组织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

乾降帝即位后,历时10年,组织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这对于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推动了文化中心的转移    B. 使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士人思想

C. 保存国粹弘扬传统文化    D. 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D 【解析】《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一种思想控制的方式,在选择材料的时候符合统治要求的被选入,不符合的则被焚毁,因此是一种双刃剑式的现象,所以本题选择D现象。A选项与此无关;B选项的因果关系是有问题的,强加因果;C选项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旧例,明代内阁除密奏君主的文书外,“凡有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这说明明代内阁

A. 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B. 阁臣权力有限

C. 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

D. 深受皇权控制

 

查看答案

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一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

A.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

B. 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

C. 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

D. 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

 

查看答案

有学者统计,西汉一代共任用宰相五十六人,其中布农出身者有三十三人,占59%,功臣世家富豪出身者十五人,占26.7%;外戚出身的七人,占12.5%;宗族出身的一人,占1.8%。这说明

A. 汉代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B. 选官用人关系到朝代兴亡

C. 察举制推动了社会进步    D. 布衣出身更适合国家治理

 

查看答案

秦朝正式开启了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个里程碑。但马克思却形象地比喻其为:“好像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这番话旨在强调

A. 先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央集权

B. 秦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C. 秦官僚政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 秦表面的统一掩盖不了“分散”的现实

 

查看答案

西周实施分封时,周王会将原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让他们跟随诸侯到封国担任官职。这一做法

A. 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B. 推广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C. 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

D. 打破了地方的血缘政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