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人指出:在维持一个社会系统稳定性的时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这说明德国体制
A. 留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隐患
B. 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C. 有利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D. 有利于内部改造的进行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二者的相同作用是
A. 防止了君主派的复辟
B. 有效巩固了共和制度
C. 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D. 保障了多数人的民主权利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围绕佛罗里达州选票计算的有效性,共和党与民主党经历了36天的“世纪司法大战”。最终,美国最高法院以7票对2票,决定重新点算选票的过程属于违宪。对此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 最高法院法官由民主选举产生
C. 最高法院判决该任总统大选无效
D. 体现国家权力分权制衡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 英国的国王没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 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只对英王负责
D. 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C. 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 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与此相符的推论是( )
A.“光荣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B.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
C.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
D.国王“统而不治”是相互妥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