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漫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辛丑条约》
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中指出:“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
A. 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B. 权力增强,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 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D. 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某位思想家放弃了正统的儒家观念,重视物质也重视功利,认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这位思想家是
A. 朱熹 B. 王守仁 C. 李贽 D. 黄宗羲
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
A. 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B. 升降由皇帝决定
C. 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 D. 巩固了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
A. 导致世家大族的没落
B. 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C. 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D. 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
下列两幅地图反映了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两种制度的共同点是
A. 地方官员大多由世袭产生
B. 开创新的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C. 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 边远地区由中央机构直接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