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材料二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
“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新时期颁布的部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经全面修改后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说明韩非子和亚里斯多德观点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法治思想的基本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先生在立法方面的重大贡献。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A. 强烈的反清色彩
B. 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C. 明显的限袁倾向
D. 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1912年,高尔基在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高尔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其目标就是
A.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 争取民族独立 D.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指出:五四运动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A. 五四运动的爆发的必然性 B. 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 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 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健壮,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 太平天国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义和团运动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