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五个方面的38名代表,其中国民党有孙科等8人;共产党有周恩来等7人;青年党5人;民盟有张澜等9人;无党派有郭沫若等9人。重庆政协会议代表的组成
A. 反映了当时各种政治力量均衡
B. 切实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C. 影响了后来的北平新政协模式
D. 说明当时民盟实方最为强大
1937年1月,美国《生活》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毛泽东的头像照片,标题是《中国漂泊的共产党人的首次亮相》。这幅照片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几个月前他刚完成在陕北“匪区”的探险。斯诺的这次“探险”
A. 有助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共产党人
B. 揭露了日本企图全面侵华的野心
C. 让世界人民了解了西安事变的真相
D. 有助于推动中国内战局面的结束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教科图书审查规程》和《审查教科图书共同标准》,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所用的教科图书内容必须“适合党义,适合国情,适合时代性”,强调“以三民主义为教科书的中心思想”“以管、教、养、卫的真义为教科书的一贯系统”。国民政府教育部此举
A. 意在建立完善的教科书审查制度
B. 反映了国民党要建立新的意识形态
C. 使国民党完全控制了中国的教育
D. 使三民主义迅速成为中国主流意识
近代商人叶澄衷一度任职于洋务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和湖北铁政局,但他在1882年有意于在轮船航运业领域内开拓业务时,却受阻于李鸿章控制下的轮船招商局。这主要说明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洋务运动进程
B. 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具有双重影响
C. 近代民用轮船航运业的发展极其艰难
D. 洋务派垄断了近代中国的轮船航运业
白话文运动最先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开始,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北京的《晨报》《京报》,上海的《民国日报》《小说日报》《东方杂志》等大型报纸、杂志也开始用白话文。该现象表明
A. 五四运动前夕思想界较混乱
B.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
C. 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严重批判
D. 文学革命的序幕被正式揭开
有学者指出,清末放足运动中,最被关注的是妇女放足和国家兴盛的联系,“妇女裹足”俨然成为了国势衰弱的原因,被裹足妇女的身心感受在所有公开文字中看不到,官民一致的反裹足倡议,其实更多的还是为统治服务,为强国服务。该学者主要强调的是
A. 清末女性放足忽视了主体感受
B. 废止缠足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C. 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 进步人士的倡议体现文明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