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历史学家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

某历史学家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一描述反映 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 (    )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 丞相权力被分割

 

C 【解析】据材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君臣关系的变化反映了君主权威日益加强,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问题,故A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内阁制度日渐成熟,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丞相权力被分割,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以下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是(    )

A. 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B. 《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 《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 《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由地方……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康有为屡次上书失败后,认识到今当多难之秋,……“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界,莫亟於教育。”严复明确道:“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张也。”

——张良才、孙传宏《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

材料四: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

材料五: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请回答:

(1)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贡献。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套怎样的治国方案?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举措是什么?这一创新举措是哪位封建帝王开始实施的?

(3)材料三中康有为、严复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在他们的推动下,十九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

(4)材料四中邓小平充分肯定了1949—1966的教育工作。经过这十七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查看答案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调整后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 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 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 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查看答案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新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面向工农“开门”,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②④①③    B. ②③④①    C. ④③②①    D. 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 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 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