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辞赞誉的科学家是

A. 钱学森

B. 袁隆平

C. 李四光

D. 华罗庚

 

B 【解析】据材料“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袁隆平在水稻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故B正确;钱学森与两弹一星的研究有关,故A错误;李四光属于地质领域的科学家,故C错误;华罗庚是数学家,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 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 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C. 全国人民的支持

D.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查看答案

1956年关于中国的军事发展方向在中国高层中是有分歧的,不少人主张发展常规武器,所谓“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而张爱萍将军有一句名言:“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当时中国高层军事发展路线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B. 经过之后十年奋斗中国即将拥有第一根“打狗棍”

C. 当时中国因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核武器阻力重重

D. 事实证明张爱萍将军的“打狗棍”战略已被否决

 

查看答案

钱学森说:“谁掌握了科技进步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科技成就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A. 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B. 发展国民经济,增强了综合国力

C. 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查看答案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

——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材料二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三 法制史学者将唐高宗时颁行的《唐律疏议》与 “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见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以法制国(the rule by law)”而不是“法治(the rule of law)”,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

材料四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耶林格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各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简析古代希腊政治制度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罗马法和中国传统法律精神(或原则)的不同。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的?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中日、中美、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此后三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中、美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三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实》

材料四:1950年1月,艾奇逊在谈到美国的亚洲政策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美国的防区“自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到琉球群岛”,自“琉球群岛起,到菲律宾”。1954年3月8日,美日签订《美日共同防御援助协定》,重申“要履行日本政府依照美日安全条约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后又宣布美日应“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

——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

(1)根据材料一,“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是指近代中国发生的什么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社会对这场战争失败的主要反应。

(2)根据材料二,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指出“驼峰航线”所反映的中美关系的特征。

(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