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会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的变化又受到了社会...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会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的变化又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推动。阅渎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国别

译书类别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83

37

136

25.5

自然科学

10

9

73

20

112

21.0

应用科学

3

3

24

26

56

10.5

杂录

5

2

24

7

38

7.1

总计

57

32

321

123

533

百分比

10.7

6.0

60.2

23.1

100.0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二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科目

专业

备注

经学科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各科预科阶段均须

开设的课程:

经学大义

人伦道德

中国文学

外国语

体操

政法科

政治、法律

文学科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商科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格致科

算学、化学、物理等

农科

农学、林学等

工科

机器、造船、电气等

医科

医学、药学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材料三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例如四大工学院——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中的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1952年院系调整的现实意义。

 

(1)特点:地域上,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内容上,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原因:甲午战争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日本寻找救亡的道路;洋务运动破产,让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仅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转而重点关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若从清未新政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表现:经学大义等课程列为预科基础课程,大学阶段设置经学科,体现了“中体”思想;设置工科、格致等科,学习近代化学、物理、电气等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体现了“西用”思想。 影响:经济上,从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政治上,从“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表现:偏重工科,严重削弱政法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照搬苏联模式(以苏联为师)。 意义:为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输送工业建设人才。 【解析】(1)特点:根据1902~1904年译书的国家看出地域上,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从译书的类别上看出内容上,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原因:结合所学,分别从甲午战争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日本寻找救亡的道路,和洋务运动破产,让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中体西用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转而重点关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表现:根据材料二中的表2,经学大义等课程列为预科基础课程,大学阶段设置经学科,体现了“中体”思想;设置工科、格致等科,学习近代化学、物理、电气等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体现了“西用”思想。 影响:经济上可从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角度作答,政治上从“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回答。 (3)表现:根据“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得出偏重工科,严重削弱政法学等人文社会学科;根据材料 引自《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得出照搬苏联模式。 意义:根据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分析得出为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输送工业建设人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的部分科技成就

材料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的科技成果产生的重大影响。出图一到图二,所代表的科技成功主要应用的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什么要制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海闻,男,浙江杭州人,1952年8月出生,1969在黑龙江虎林县红卫公社下乡,1982成为北京大学经济系学生,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1年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经济系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开始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该教授履历反映了

A. “文化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 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D. 《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

 

查看答案

新中国刚刚建立,就召开了“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性质与目的主要是

A. 占领教育阵地,壮大工农革命力量

B. 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工农的地位

C. 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D. 变半殖民地教育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

 

查看答案

根据教育部规定,1952年下半年高校开始进行教学改革:一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学校的模式设专业。二是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旧学校所用的欧美教材连同欧美教一育体系完全被否定。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 欧美教育不适应新中国需要

B. 中国开始建立高等教育体系

C. 苏联教育较适合新中国需要

D. 中国教育深受意识形态影响

 

查看答案

从媒体公布的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总理的简历中了解到,他从合肥八中毕业后,参加了“文革”后第一次高考,并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其时代背景是

A. 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

B. 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C. 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D. 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