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在中国出版界和教育界都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部丛书。其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深受广大青年欢迎。该书的再版
A. 迎合了“两弹一星”工程掀起的热潮
B. 反映了建国后科学技术人才短缺
C. 缓解了“一五计划”技术人才的缺口
D. 适应了恢复高考制度的社会需要
新中国历史上曾掀起过一场“读书热”,年轻人奋发读书、立志成才、改变命运,年长者也勤奋学习、不甘落后,誓言“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人们都处于饥渴阅读状态之中。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中华民族面临复兴的重任
B.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C.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D. 世纪之交,中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表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情况表
阶段 | 时间 | 人数 |
第一阶段 | 1950—1953年 | 1708名 |
第二阶段 | 1954—1956年 | 5853名 |
第三阶段 | 1957—1958年 | 1654名 |
第四阶段 | 1959—1965年 | 很少 |
反映了
A. 文化交流受国家关系影响
B. 教育受制于两极格局
C. 苏联支持新中国经济建设
D. 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国家统一高考制度的恢复
A. 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 保障了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C. 推动了教育大革命的实施
D. 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水平
B. 对外政策
C. 世界潮流
D. 科技实力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提出的背景是
A.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B.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 “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已实施
D. 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基本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