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
(1)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
(2)实现了建国以来_____________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内容
(1)政治上:放弃“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方针,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上来。
(2)思想上: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____________,开动脑筋,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背景
(1)“文革”结束后,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错误思想,继续延续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
(2)1978年5月,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关于____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6年11月21日,征服者拿破仑在柏林颁布《柏林敕令》:“所有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与英国不仅不准发生贸易关系,而且要断绝一般来往;对法国统治下的欧洲的英国侨民,一律宣布为战俘;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
——施京吾《大陆封锁的失败及其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柏林敕令》颁布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当初,贝多芬打算将此曲奉献给他所崇拜的拿破仑,全曲完成于1804年。当年春季,兰兹看到了放在贝多芬桌子上的原稿,其扉页上有“波拿巴”的字样。过了一个星期,贝多芬发现有人在那后面加上了“皇帝”两字,便愤怒地将扉页一撕为二,勃然大怒地喊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罢了,现在他就要践踏一切人的权利,只顾自己的野心了,他就要高居于所有人之上做个暴君了!”
——杨林、晓阳《贝多芬传》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贝多芬1804年创作的作品名称,概述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贝多芬对拿破仑的评价:①崇拜拿破仑如英雄②怒斥拿破仑如暴君。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题文) 1960年,美国举行大选。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当时,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给电视机前的选民留下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的形象;展现在荧屏上的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因疾病缠身,显得老气横秋神情疲惫。最终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这反映了
A. 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本质
B. 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得人心
C. 科技发展影响了政治生活
D. 电视辩论决定了大选结果
1960年,美国电视台首次直播总统候选人辩论场景。有趣的是,同一场辩论,在家里没有电视机、只能收听电台转播的选民看来,两个人基本上打了个平手;而观看电视转播的选民,却一边倒的支持肯尼迪。这反映了
A. 尼克松的观点更符合美国社会底层的利益
B. 美国社会中产阶级青睐出生良好的候选人
C. 政治候选人的上镜表现对选举有直接影响
D. 电视台比电台更加善于抓住选民潜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