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8人已占领美洲大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说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给销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18-19世纪,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发韧于地理大发现时代,迁延久远的大移民,包括自思移民和强迫移民,深刻地改变了美洲、澳洲、北亚、南非的人种、民族站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客观上推进了全世界的物质和人文大交流,促进了民族和文化的融合。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材料二1850年以前,英法等国人口死亡率大的为2.5%,1914年下降到1.9%。......农业增长使饥饿成为对过去的回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农作物歉收时也能保证外来农产品的充足供应。医疗保健体系包括接种疫苗、隔离传染病人以控制疫情蔓延、改善排水和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保健设施。死亡率下降造成人口的激增,尽管有数百万人移居海外,欧洲人口还是从8150年的2.66亿,增加到1900年的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到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井结合所学知识,归的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洲死亡本下降,人口增长的原因。

 

(1)特点:迁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迁移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人口密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疏地区;由发达国家主导;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 影响: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种和民族结构;推进了世界的物质和人文交流,促进了新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 (2)科技革命的发生;农业的增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医疗保健体系的建立。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移民总数达15万”“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自由移民和强迫移民”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开放落后地区、改变人种结构以及促进民族和文化融合角度分析回答。 (2)依据材料二“农业增长使饥饿成为对过去的回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农作物歉收时也能保证外来农产品的充足供应。医疗保健体系”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技术革命更新、农业发展以及医疗、交通等角度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即宰相是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内与皇帝参决军国大事,外则总领朝政百官,综理朝政,汉武帝时期,在宫廷内任用尚书、侍中等官员作为自己的助手,组成内朝,发布一切政令,隋朝采用了“三省”制度,三省长官为尚书令(正一品)、左右仆射(从二品)、纳言(正三品)、内史令(正三品)均是宰相职务。唐代大力推行人才选拔上的变革,使宰相的人数定破三省长官的范围,大量增加。北宋前期。“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并将门下、尚书两省置于外朝,尚书令、侍中没有特招不于预政事。

——摘编自《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据《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在《问文学》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明史辑要》

材料三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大臣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与丞相取务不同的是,此为没有任何品阶的非定制职衔,也无体禄。

——摘编自《中国历史同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相权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双向作用。

 

查看答案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面。”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作品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推动下表所列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成立时间

名称

1962年

中美洲共同市场

1967年

东南亚国家联盟

1974年

西非经济共同体

1975年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1983年

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A. 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逐步瓦解

B. 新兴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 经济一体化开始影响发展中国家

D. 南北合作推动区城经济集团的建立

 

查看答案

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双方实际上只是在经济、暂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和共产专制,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这场“战争”

A. 根本原因是西方推行霸权主义

B. 导致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走向低潮

C. 双方在本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D. 中国始终与东方结盟联合对抗西方

 

查看答案

1933年美国政府以蓝鹰为标志(如下图),发动了“蓝鹰运动”,蓝鹰一只脚踩的是齿轮,一只脚踩的是闪电,“NRA”即“全国复兴管理局”每件商品生产出来之后只有被政府贴上蓝鹰标志的才可以进入市场。当时这一做法是为了

A. 增强国有企业中政府的影响力

B. 鼓励企业以闪电速度加速生产

C. 用政府力量加速金融业的复兴

D. 改变企业生产管理的无序状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