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时期
A. 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逐渐探索出来
B. 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特点
C. 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 明确提出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据此推断,孙中山认为
A. 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 民族和政治革命比社会革命更重要
C. 政治与社会革命的目标可以迅速实现
D. 中国的民生问题较欧美国家更容易解决
20世纪初,梁启超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十多年的时间这一词语便家喻户晓。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 科学技术持续传播
C. 传统文化备受冲击 D. 西方思想不断熏陶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 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 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救亡之道首先是
A. 推翻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B. 改革政治制度,扩大民主权利
C. 结束军阀割据,统一中国
D. 启迪国民之觉悟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 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 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 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 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