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鸿章(1823—1901)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鸿章(1823—1901)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旧文体,凡记载一人事迹者,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类皆记事,不下论赞,其有之则附于篇末耳……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庸有济乎?

——据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二建国后到“文革”前,史学界对李鸿章基本以“大卖国贼”、“大买办”看待。“文革”中,李鸿章更是“崇洋媚外”、“投降卖国”的同义语。李鸿章为当时的史学界所不齿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今天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又一反前述,由全面否定到基本肯定。有人甚至评价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带头人物,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有人写文章讲李鸿章的爱国思想、民族主义,即便签订不平等条约也很难给他扣上卖国主义的帽子等等。总之,与过去几十年相比,李鸿章在今天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

——据夏东元《关于李鸿章研究的几个问题》

(1)据材料一,记载一人事迹的中国旧文体有哪些?分析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当时什么思潮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是李鸿章主持的何事?梁启超说他与李鸿章“于政治上为公敌”,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文革”结束前后对李鸿章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你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旧文体:传(列传)、年谱、行状。 (2)史事:洋务运动。说明:梁启超在政治上主张维新变法,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为此发动“戊戌变法”;李鸿章在政治上主张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反对维新变法,发动“戊戌政变”,镇压维新派。 (3)原因:“文革”结束以前,受左倾思想特别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影响;文革结束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因素:所处时代背景、阶级立场、主观认识等 【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中国旧文体,凡记载一人事迹者,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类皆记事,不下论赞,其有之则附于篇末耳”可以分析出旧文体主要有传(列传)、年谱、行状。第二问由“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庸有济乎”可以分析出梁启超的史学观主要受到了西方史学思潮、进化论思潮、救亡图存思潮的影响。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指李鸿章主持的洋务运动。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两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主张与实践活动进行比较即可。如梁启超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为此进行维新变法,而李鸿章则主张维护专制制度,反对维新变法。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文革”结束以前,主要是受左倾思想特别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影响所以对李鸿章的评价是全面否定的。而文革结束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所以对李鸿章的评价基本肯定。第二问的回答由文革前后对李鸿章评价的比较可以看出评价历史人物主要是所处时代背景、阶级立场、主观认识等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戏剧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戏剧艺术在元代走向了成熟,是中国戏曲第一个繁荣期。到了明代尤以传奇成就最为显著,产生了不少批判现实政治的作品,成为中国戏曲的第二座高峰。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

——据段亚婷《浅谈明代戏剧的基本格局》等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的外国戏剧集有76部,其中现代主义戏剧竟占一半以上。可以说,当时西方已经出现的各现代主义戏剧流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几乎无所遗漏地被介绍了过来。

——据杨文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对中国戏剧的深层影响》

材料三 商业戏剧在西方是戏剧发展的主流。进入(20世纪)90年代,很多戏剧家认识到,中国戏剧的发展要面向市场的需求。到90年代中期,因为独立戏剧制作人的出现激活了演出市场,陆续推出《别为你的相貌发愁》《谁都不赖》《冰糖葫芦》等剧,并且其发展的空间和势头均被看好。

——据胡星亮《戏剧现代性的追求与失落》   

(1)阅读材料一,指出我国戏剧在元代走向成熟的标志。分析明代戏剧发展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知识分子大量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目的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商业戏剧发展的原因。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商业戏剧发展的看法。

 

查看答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00年来,通过庆祝“世界母语日”来宣传世界语言和文化多样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孟子时代开始,“华夏正音”之外的语言被贬为“鹱(hù)鸟之音”,意思是并非人类的语言,读书人谁要学它,就是“下乔木而迁于幽谷”

——自甘堕落。

材料二  1637年,有记载的英国最早来华的商人,通过一位懂得中葡语言的通事,与中国人打交道。1699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商馆,英国致力于打开中国市场。18世纪上半叶,随着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增加,广州英语开始“稳步而迅速地取代澳门葡语而成为中外贸易不可替代的国际通用语”。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广州英语在中国南方口岸发挥着贸易通用语的主导作用。19世纪前期,以汉字注音的广州英语词汇读本或手册商务英语教材纷纷出现。如《红毛买卖通用鬼话》、《通商指南》、《华英贸易字汇》等。

——莫再树《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全国范围内兴起“俄语热”。当时流行着一句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1978年后,外语教育出现全面、持续的高潮。外语教育成为中外友好交往、合作的桥梁工程”。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对待外国语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州英语流行的历史原因。   

(3)指出材料三中所反映的的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原因。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此后2000多年却是“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昙花一现,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思想文化现象与社会变革、国家政策息息相关

B. 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倡导主旋律,不需要“百家争鸣”

C. 封建专制统治是扼杀思想、摧残文化的主要因素

D. 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内容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

据某学者回忆,毛泽东在1952年指示,中国历史很长,建议在中科院设立三个研究所,把中国史分为三段来研究,第一所研究古代,止于汉;第二所研究魏晋到鸦片战争前;第三所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办一个杂志,定名为《历史研究》,方针是百家争鸣’”。该指示

A. 标志着双百方针的确立

B. 有利于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

C. 划分的历史阶段影响至今

D. 确立了革命史观的指导地位

 

查看答案

在第36届(2011年)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中,由国防科技大学发明的“天河一号”,其峰值性能和实测性能两项指标双双超越美国的“美洲虎”(Jaguar)系统,位列世界第一,实现了“天河一号”从亚洲第一向世界第一的重大跨越。这反映出

A.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B. 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C. 计算机性能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实力

D. 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