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中国存在对西学的争论。
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
乙认为:中国擅长并优越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认为: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材料二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 | 算学、重学、电学、声学、汽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 植物学、医学、图学 |
中卷:“西政”诸书 |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
下卷:杂类之书 | 游记、报章、格致 |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1)比较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2)结合丙的看法简要评价“西学中源说”
(3)据材料二,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
1938 年1月31日,是全国抗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春节,卫立煌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身份,从临汾的战区总部专程到山西省洪洞县八路军总部给朱德总司令拜年。并观看了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该材料可以论证
A. 抗日救亡运动在民间蓬勃开展 B. 标志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C. 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 D. 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英国政治学家海伍德认为,“‘革命’是一个破坏与取代旧秩序的戏剧性与深远性的变化过程。”政治革命“是包含超出法律范围的大众行为的群众起义,它们通常(并不必然地)带有暴力的色彩”。社会革命是“所有制和经济制度的变革。”按照海伍德的观点,准确描述20世纪上半期发生在苏俄的革命应该是
A. 社会革命源于政治革命
B. 政治革命源于社会革命
C. 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不同步
D. 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完成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形成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思想,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还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这说明国民党
A. 为正面战场的失利寻找借口
B. 建立了务实有效的作战方略
C. 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对抗战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
“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马克思想要表达的是
A. 现代文明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结果
B. 资产阶级所创造的文明是伪善不道德的
C. 资产阶级不加掩饰地呈现西方的价值观念
D. 殖民主义的“传播文明”就是肮脏的奴役和掠夺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但是《新青年》从创刊到终刊所发表的文章中专门讨论民主和科学的合计不超过10篇,而同时期《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出现这一现象说明
A. 国民并不关心民主科学的实质
B. 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
C. 新文化运动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D. 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