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时代的帝都北京是权力的象征,核心功能是国家政治管理中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时代的帝都北京是权力的象征,核心功能是国家政治管理中心。内城以皇城、紫禁城为中心,“分列八旗,拱卫皇居”,严禁经商、生产,维护皇权的权威,体现专制社会的秩序安排。直至1900年之前,城市建设仍然停留在中世纪时代,落后于青岛、广州等城市,更落后于后来居上的上海。北京第一个近代公园中央公园是由清帝退位后,社稷坛改建的,天安门广场的开放也是在1913年后。少得可怜的商业区难以适应发展需求。王府井大街毗邻使馆区,外交使节和侨民众多,附近又是达官显贵的住宅和官府,消费群体高档化和西洋化,成为京城少数的商业街区。

——据习五一《民国时期北京的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改编

材料二近代工业的出现使资金、技术、人才集中于城市,城市开始从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转向以生产消费功能为主,经济上取得对农村的支配地位。城市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发生变化,工商业人口比重增加,工人、士绅、企业家、银行家、记者、商人、买办等构成城市新兴阶层。租界对城市管理体制的变化起着示范引导作用。上海英租界由领事召集选出董事会,下设工部局,内设财政、税收、工程、警察等负责租界管理。这种机制颇似西方城市的行政制度。租界的市政条例很多,如人车分道等,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租界影响华界,华界模仿租界,推动着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城市建设开始注重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以官府、祭祀坛殿、寺庙为中心的布局被以商业街区和市民活动空间为核心的格局代替,人们根据交通、生产、环境和消闲的因素设计城市。上海公共租界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起开始兴建高标准的碎石马路,电报电话、照明系统、邮政系统得以建立。城市向开放、多元、快节奏的工业生活方式变迁。通商口岸城市形成一种亦中亦西的殖民地色彩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消费格局发生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化。观念的更新是人们消费变化的思想根源。在物质生活领域最先打破等级制,消费走向大众化、平民化。

——据田兵权《简议中国城市的近代转型》改编

(1)依据材料一概述晚清时期北京城市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北京城市近代化水平较低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城市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特点:政治功能突出;突出王朝尊严和统治秩序 商业落后,市民活动空间少 贵族化消费特征明显 经济凋敝,对民生缺乏足够的重视。 原因:属于政治中心,专制和保守势力强大 传统思想和观念根深蒂固 开放程度低,西方文化影响较小 工商业落后 皇权至上观念的影响,无意改善民生。 (2)主要表现: 近代城市功能和城市结构发生变化 城市管理体制发生变化 城市近代化也表现为城市建设(市政基础建设)的近代化 新观念的输入使近代城市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推动作用: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成为中国城乡进步和近代化发展的样板和带动力量 城市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的变化,城市新兴阶层产生 新生力量迅速崛起,为进步的政治运动和民主革命积蓄了新的力量 中国社会进步思想和观念的形成,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冲击着封建等级秩序,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城市的发展变迁。从晚清时期北京城市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近代中国城市转型的主要表现及其作用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北京是权力的象征,核心功能是国家政治管理中心”“体现专制社会的秩序安排”“城市建设仍然停留在中世纪时代”“少得可怜的商业区难以适应发展需求”“消费群体高档化和西洋化”中可以概括出清时期北京城市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清朝时代的帝都北京是权力的象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北京当时的地位、传统思想的影响、开放程度、工业化水平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从材料“城市开始从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转向以生产消费功能为主,经济上取得对农村的支配地位。城市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发生变化”“租界对城市管理体制的变化起着示范引导作用”“城市建设开始注重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观念的更新是人们消费变化的思想根源。在物质生活领域最先打破等级制,消费走向大众化、平民化。”中可以分析出第一小问的答案。从材料“工商业人口比重增加,工人、士绅、企业家、银行家、记者、商人、买办等构成城市新兴阶层”“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城市向开放、多元、快节奏的工业生活方式变迁”“传统的消费格局发生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化”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界区域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延续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迅猛发展态势并有所加强。各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数量大量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果明显,许多国家为谋求自身利益发展,积极参与许多不同领域的区域经济集团。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趋势使

A. 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联系更加紧密

B.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受到严峻挑战

C. 脱离经济集团的国家经济发展愈加困难

D. 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矛盾成为世界重要问题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幅柏林某个时期的城市状况简图。这幅简图反映出

A. 西欧政治上的紧张和对峙

B. “冷战”造成的民族分裂

C. 美苏争霸发展中的基本态势

D. 局部热战下的国际关系

 

查看答案

列宁在1921年4月21日发表的《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中,反复论证了俄国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列宁的这一论述,

A. 成为苏俄改变农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B. 加速了苏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C. 明确了加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标

D. 指出了苏俄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马克思通过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和结论都写进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这些研究成果

A. 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问题

B.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学说

C. 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D. 论述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特征

 

查看答案

18世纪前期和中期的英国,科学家主要是些实验家,并且多半是从实践中来的工程师、仪器制造者和工匠。伯明翰的太阳学会,曼彻斯特的曼彻斯特学会纷纷涌现,会员都是些注重实用的人。他们组织科学团体,建立自己的学校,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更加普及,科学学术活动日趋高涨。英国的这些变化

A. 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人才基础

B. 发明机器成为社会生产的必然趋势

C. 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历史地位

D. 开始了英国教育领域的近代化进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