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施里芬计划””是德国陆军元帅施里...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施里芬计划””是德国陆军元帅施里芬(1833-1913)在其担任总参谋长期间所制定的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战争计划。其要点是:德国在不可避免的两线作战中,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只用少数兵力监视和牵制俄国军队。西线分左右两翼,左翼少数兵力仅仅守住德国洛林一带防线,强大的右翼越过比利时和卢森堡,冲入法国北部,然后南下绕过巴黎西方和南方,压逼法军主力到巴黎以东一带加以歼灭,对法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全力转入东线打败俄国。“施里芬计划”是个速决战计划,计划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3——4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施里芬计划”低估了俄军和法军的动员与作战能力。也未估计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和英国近征军能很快参战,因而注定要失败。后任总参谋长小毛奇对这个计划作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西线左翼和东线对付俄国的兵力,这样便削弱了两线,特别是西线右翼的兵力。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里芬计划”制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施里芬计划”失败的原因。

 

(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列强之间因争夺殖民地矛盾尖锐;法俄协约的签订,德国两面作战不可避免;法国构筑了难以克服的棱堡型军事工事;德国军队作战迅速的特点;德国企图先发制人,速战速决。 (2)对敌人的过度轻视以及对自己的过高评价;执行者的无能和自作主张;英法比等国的顽强抵抗。 【解析】(1)结合材料中“所制定的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战争计划”以及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我们可以得出当时主要世界背景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列强之间因争夺殖民地矛盾尖锐。而对于德国来说法俄协约的签订,德国两面作战不可避免。由此他结合德军企图先发制人,速战速决。 (2)从“‘施里芬计划’低估了俄军和法军的动员与作战能力。也未估计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和英国近征军能很快参战,因而注定要失败”可以得出对敌人的过度轻视以及对自己的过高评价;英法比等国的顽强抵抗。从“后任总参谋长小毛奇对这个计划作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西线左翼和东线对付俄国的兵力”得出执行者的无能和自作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王葬称帝前后七八年间,主要是改制。公元9年,王莽颁行诏书: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公元10年,定五均六莞政策。在长安等六大都市设立五均官,定时评定物价、控制市场供应、办理賒貸、征收山添之税及其他杂税。所谓“六莞”,即由国家专卖盐、铁、酒,专营铸钱,征收山泽生产税,经办五均賒貸。公元12年,王莽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宣告王田制中废。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里,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县宰缺者,数年守兼,一切贪残日甚。……郡县赋敛,递相贿赂,……又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当奉行者,辄质问乃以从事,前后相乘,愦眊不渫。

——班固《汉书·王莽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据指出王莽改制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改制失败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实主义产生于冷战早期,但被诸如肯尼思华尔兹这样的新现实主义者所继承和发展,现实主义强调国家间的关系,认为美国和苏联在两极格局中的政治和军事支配地位以及所谓的力量均势是保持体系稳定的有效力量。多元论产生于70年代的经济多极世界,它强调跨国进程尤其是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上升,美苏双边关系及与其相关的军事、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下降,以及主要系统力量的相互依赖性。

——(英)理查德·克罗卡特《50年战争》

请根据材料,提炼关于战后国际关系的论题,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合理充分,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近代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19世纪50年代,他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倍受英美两国资产阶级青睐。他认为“文明就是人的潜在能力在适宜的环境下的发展”,所以,人应当随生存环境来调节、改变自己,去适应其生存环境。……社会发展是一个生存竞争的过程,……通过竞多,个人、种族、国家分裂为优劣不同的民族。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基本的社会分类是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前者最突出的特征是强制;而后者则是建立在自愿合作基础上的。欧洲社会将不断从军事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摘编自任丰田《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思想述评》

材料二

盖生民之大要有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为高下。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王栻《严复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宾塞与严复思想的相同之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思想产生的不同背景。

 

查看答案

据《苏联经济史》记载,(苏俄)国营农场的数目:1919年只有2020个,1920年末已经增长到3312个。这一时期国营农场的发展有利于

A. 保障对工业中心的粮食供应

B. 农业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

C. 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D. 调动个体小农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什么是幸福?”被视为18世纪的热门话题。人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时代已经开始让人们在人间而不是在天堂享受幸福,那些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狂热理想都是欺骗,应予以揭穿。这反映了当时的人们

A. 宗教理想幻灭

B. 推崇浪漫主义

C. 理性主义至上

D. 追求现世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