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

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A. 奴隶主贵族    B. 商人    C. 新兴地主    D. 农民

 

A 【解析】读懂材料是关键,结合战国时代特征,本材料实质反映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要求,要求打破世卿世禄制度,打击的对象当然是奴隶主贵族,故选A。BD项明显错误,由于它们在政治上无地位;C项此刻尚无权力,但是经济实力得到增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①只有改革才能生存

②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

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他

A. 推翻了君主制,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 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C. 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D. 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查看答案

通商口岸在近代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以上材料反映的史观分别是

A.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

B. 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C. 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D. 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

 

查看答案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 分封制的瓦解

B. 封建王权的强化

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 上层建筑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