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葛洪(公元283~343年),东晋著名的道教学...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葛洪(公元283~343年),东晋著名的道教学者。在当时,葛洪的道教思想十分庞杂。他继承和发挥先秦及秦汉道家的哲学理论。并对道家的一些基本概念加以神秘化的解释,建立起道教的理论休系。……葛洪所著《抱朴子》自叙称,‚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成否,属儒家。他还明确指出:‚夫道者,内以治身,外以治国‛,‚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这明显体现了他的内神仙外儒术的思想。他的这种思想和理论,为后世道教所袭用和发挥,并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接受,在封建社会长期盛行。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葛洪道教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葛洪的道教思想。

 

(1)原因:东晋时期道教盛行;儒道学说走向融合;葛洪对道教理论的研究。 (2)评述:完善道教理论并推功了道教的宗教化;促进了不同社会思想的融合;其思想服务于封建统治。 【解析】(1)材料“他继承和发挥先秦及秦汉道家的哲学理论.并对道家一些基本概念加以神秘化的解释,建立起道教的理论休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2)材料“他的这种思思和理论,为后世道教所袭用和发挥.并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接受,在封建社会长期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32年议会改革后,选举权仍然受到很大限制,广大的中下层人民迫切要求进行一次新的议会改革。在这种情势下自由党为拉拢选民,表示主张新的议会改革。保守党内一部分人为了挽救保守党的政治颓势也表示准备改革,但保守党内一些右翼分子却坚决反对。许多地区都开展了争取改革的斗争,群众到处举行集会。1867年7月15日,议会下院通过了第二次议会改革方案。它规定,在城镇,选举权应给予每一房主和租户,也给予支付一定租金和居住不少于一年的房客。在各郡也实行类似方案。另有46个‚衰败选区‛被取消,所空余出来的席位,分配给大城市。经过改革,选民的总数从135万人增加到225万人。贵族地主的势力进一步降低了,资产阶级在下议院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不过,直到这时英国仍然只有二分之一的成年男子享有选举权,工人中只有高工资的熟练工人才获得选举权。

——摘编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近代西方宪政发展史上,‚妥协‛与‚悖论‛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首先,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民主依赖于妥协,正如美国宪法本身就被认为是‚一捆妥协案‛。在制宪者们看来,真正的共和政体不是追求社会意见与意志的同一性。而是允许多种意见、意志和利益在一种有秩序的体制下妥协共存。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往往存在与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民主思想和原则相背离的地方。对其认识,不可只看它怎么说,更要看它怎么做,运作比字句更重要,只有了解实际的运作过程,才能有真正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与政党政治解析》

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其中一个话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至少须有两个国家的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

——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探索实行官邸制以制约住房腐败的设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汉起,无论是各地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或外放到各地的各级官员,大多存在有异地住房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住房以外,一应家具杂用亦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例,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自完颜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

材料二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美国官邸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l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邸”。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同?

(3)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

 

查看答案

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300年以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等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这说明在作者看来

A. 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

B.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 中国与印度将是主导未来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