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农具较少改进,有所创新的多是适应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的细小农具,元代王祯《农书》早有记载的一些大型高效农具十分罕见。失去两汉或唐宋那种新器迭出的蓬勃发展气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工商业发展的冲击
B. 精耕细作不被重视
C. 自耕农经济占主导
D. 劳动力的密集投入
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期被一路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帝”,与此相关的关公戏经久不衰。关羽地位的提升反映了
A. 儒家吸收佛教思想发展
B. 历史人物的脸谱化倾向
C. 理学价值观的广泛传播
D. 佛教因中国化兴盛不衰
从明代后期开始,一些儒生一改“束手谈心性”,转而研究外国史、蒙元史、科技史,一大批关于农业技术、军事武器、医学制药的著作问世。这反映了
A. 儒家开始关注现实问题
B. 有识之士批判君主专制
C. 程朱理学失去主流地位
D. 时代特征推动学风转变
总督始设于明朝,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至地方解决紧急问题或安抚军民,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明朝中叶,总督近于定制,管辖范围在一省之上,多至五省,其作用主要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总督职位的设置
A. 约束了官员权力滥用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了地方三司分权
D. 有效防止官员的腐败
高宗初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麦价急遽上升,一斛至万二千钱”,南方农民“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这反映了
A. 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 农民职业转化速度加快
C. 市场需求影响生产结构
D. 人口迁移改变经济地位
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A. 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 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 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 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