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工人加班和休息日、纪念日工作应发双薪;工人例假休息以及参加苏维埃选举或政府召开的大会以及职工会议,在法庭当证人、鉴定人或陪审员等,都须发全薪;工人或职员被征去红军中服役,应预先发给3个月的平均工资等等。1933年10月对该劳动法进行了修正:减少了休假时间,取消了工人加班须得双薪的规定,只规定工人加班须得一定数量的额外工资。该修正
A. 有利于长征的顺利进行
B. 说明党内“左”倾错误已经肃清
C. 反映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D. 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权益的要求
陶菊隐在《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的目录中提到“民国来了,总统来了,内阁来了……然后来的是皇帝”。材料反映了
A. 清政府灭亡已成定局 B.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C.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D. 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1875年3月,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提到,马嘉理未经中国地方官同意,擅自带领武装探路队深入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这说明
A.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B. 清政府对外自主意识增强
C. 李鸿章意识到国家主权问题
D. 李鸿章否认领事裁判权
12月在永安城分封诸王,封原中军主将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资政新篇》全文共分四部分:三、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四、采用新的刑法制度。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
A. 落后性与先进性并存 B. 革命性与民主性并存
C. 空想性与先进性并存 D. 愚昧性与落后性并存
1840年11月18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这表明
A. 中国主权的丧失 B. 天朝体制逐步崩塌
C. 中西方地位平等 D. 西方凌驾于清政府之上
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由此可见明代监察制度
A. 利于政治风清气正
B. 防止了官员的腐败
C. 开始形成独立体系
D. 推动人才选拔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