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A. “一边倒”的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方针

D. 不结盟政策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亚洲邻国”、“周边国家”和“亚非国家”可知这一举措是为了同邻近国家积极发展友好关系而提出的,这正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故B项正确; A项主要针社会主义国家,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C项出现于80年代,强调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故C项错误;D项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背景下提出的外交战略构想,与材料背景不符合,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其主要背景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           D.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

 

查看答案

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我国外交政策的一系列微妙变化表明: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 当时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束缚

C. 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

D. 中国不再对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予无偿援助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

对这段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谈判是国共两党平等会谈

B. 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 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身份会谈

D. 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依法治国方略

 

查看答案

1917年3月,彼得格勒的女工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这些女工在游行中高呼的口号可能是

军警驱赶示威妇女

A. “打倒战争!”“要面包!”

B. “打倒资产阶级!”“打倒战争!”

C. “要和平!”“要社会主义!”

D. “要面包!”“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