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他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

——《时代周报》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相关史实,你认为史景迁的观点是否合理,并对此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材料的观点进行认证;也可以对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认识,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示例1: 观点:认为史景迁的观点不合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于鸦片战争。理由:西方对中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主权受到侵犯,社会性质开始改变,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矛盾也开始了改变,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经济上,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中国人民开始反抗外来侵略,促进了民族觉醒。 可见,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都源于鸦片战争,这是无法回避的史实。 示例2: 观点:认为史景迁的观点合理,十七八世纪的明朝,中国已经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变革。理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导致了政治腐败。商品经济的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阻碍。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发展,对宋明理学思想进行批判和反思。 综上所述,史景迁的观点是合理的。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相关史实,首先对材料史景迁的观点作出判断,是肯定还是否定,并对此进行探讨。根据材料“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可知史景迁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开始于十七八世纪,而不是开始于列强的侵略。论述此观点,根据材料信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可知是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导致了政治腐败;经济上商品经济的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阻碍;思想上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继承的早期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综上所述,史景迁的观点是合理的。 观点:认为史景迁的观点不合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于鸦片战争。根据材料“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社会任务、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理由:西方对中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主权受到侵犯,社会性质开始改变,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矛盾也开始了改变,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经济上,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中国人民开始反抗外来侵略,促进了民族觉醒。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革命的出现加快了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脚步。英国的乡村在农业革命的冲击下,从15世纪后3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领主用暴力或各种欺诈手段强占农民的公有地和他们的份地,用栅栏、篱笆、壕沟围圈起来,变成领主私有的大牧场或大农场。圈地运动不是要把农民继续束缚在原来的土地上,而是要把他们赶出原来的土地,从而无形中推动农民大规模地离开土地,整个过程延续了300多年,它使英国摆脱了传统社会周期性生存危机的困扰,孕育了近代乡村工业,为乡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它在英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袁亚愚《农民的社会流动》

材料二、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方沿海某乡居民生活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

迁出

至他乡种田

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20—1849年

29

29

0

0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11年

156

0

118

38

1912—1939年

473

0

77

396

 

材料三、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遭到日本侵略军的全面进攻。为躲避战火,并执行国民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方针,众多沿海居民,大批民族工业企业与高校大量迁往内地,因而很短的时间内以重庆市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政治中心地带与人口高密集区。就东北地区而言,日本官方在强制阻止中国汉族移民迁往东北地区的同时,按步骤地实施了蓄谋已久的移民侵略计划,即所谓“国策移民”。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提出了20年间向中国东北移住日本农民100万户、500万人的总体计划,之后大批日本所谓“开拓者”迁入东北地区,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

——安介生、葛剑雄《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有删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在推动英国社会发展上有什么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这一时期该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政府先后同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签订了条约,相互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和平;并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些做法

A. 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    B. 削弱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

C. 扩大了美苏之间的矛盾    D. 反映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查看答案

《罗斯福传记》的作者弗雷德尔评论道:“尽管他希望通过国际经济合作以克服萧条,他仍然步其他业强国的后尘,走向一种经济民族主义的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计划指导,国家干预

B. 放弃企本位制,美元贬值

C. 以工代賑,刺激消费

D.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查看答案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规

A. 扩大了国王权力

B. 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

C. 破坏光荣革命的果实

D. 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

 

查看答案

据十九世纪英国卫生改革家查德威克的报告:城镇卫生工作的缺点会使人们养成最卑劣的堕落习惯,导致多数人道德败坏,因为他们在偏街僻巷堆积的有害脏物中寻找他们赖以为生的东西。该报告揭示了

A. 城市建设与社会救济的关系

B. 工业革命与社会习俗的关系

C.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D. 城市环境与文明风尚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