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为求得“中国之自由解放,集余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的这种认识出现在下面哪一时期?
A. 决定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时
B. 1894创立兴中会时
C. 1905年组织同盟会时
D. 1911年武昌起义时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形成这一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A. 新文化阵营的分化
B. 工农运动的发展
C.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 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 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
B.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C.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 自由平等思想广为接受
某学者指出:1850年到1899年,中国人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翻译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4:1;1902年到1904年,后者以2:1的比例超过了前者;1912年到1940年,后者比前者多两倍。这一现象折射出近代中国
A. 社会科学逐渐衰落
B. 没有找到适合国情的近代化模式
C. 科技发展举步维艰
D. 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学习西方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19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 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B. 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C. 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 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B. 《诗经》中的“颂”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C. 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 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