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此观点

A. 蕴含了近代西方议会政治的理念

B. 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

C. 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

D. 全面否认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否定以皇帝的是非作为评判标注,主张发挥学校的作用,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C项正确。黄宗羲的观点具有早期的民主色彩,但不是蕴含了近代西方议会政治的理念,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西学东渐的信息,而是强调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排除B。D项错在“全面”,而是强调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B.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C. 理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思想内部危机重重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古代某时期教育系统的形象说明。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私学开始兴起

B. 古代教育体系完善

C. 儒学教化功能被强化

D. 书院得以兴盛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A. 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 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C. 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D. 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查看答案

孟子评述《春秋》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说明孔子著《春秋》旨在

A. 匡正封建秩序

B. 有闻必录

C. 道德教化

D. 彰显儒学地位

 

查看答案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192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

——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材料三:1982年l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反映的中国古代国家理念。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理念在中国秦、汉政治中分别是如何实现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3)材料三指的是现代中国关于国家统一的什么构想?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国家统一问题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