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面家黄休复提出绘画的“逸美”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得之自然,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第二是“笔简形具”,形神兼备。“逸美”观点出现的背景是
A. 三教合一,影响画家创作
B. 理学兴起,绘画注重意境
C. 文人入仕无望,借物言志
D. 市民阶层兴起,影响绘画风格
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这一思想
A. 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 B. 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
C. 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D. 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此观点
A. 蕴含了近代西方议会政治的理念
B. 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
C. 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
D. 全面否认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B.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C. 理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思想内部危机重重
下表是中国古代某时期教育系统的形象说明。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私学开始兴起
B. 古代教育体系完善
C. 儒学教化功能被强化
D. 书院得以兴盛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A. 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 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C. 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D. 诸子认同民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