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
A. 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 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C. 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D. 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
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职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对国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
A. 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 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 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 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1882—1907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三大产业人口比例的变化 | 1882年 | 1907年 |
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 42% | 35% |
工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 39% | 42% |
服务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 19% | 23% |
A. 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 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 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 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罗马法
A. 尊重社会契约 B. 强调商业道德
C. 保护居民财产 D. 遵循市场机制
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正规化、政权化。这主要体现出
A. 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B. 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
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 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 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 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