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市镇大部分集中在苏、松、杭、嘉、湖地区。其次,沿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市镇大部分集中在苏、松、杭、嘉、湖地区。其次,沿江、沿运河城市发展轴线的进一步发展。长江、大运河是中国明清时期东西、南北两大通道。基于这一时期沿海各大、中港口开放程度不一,因而河港城市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并且,在西南地区,明、清两代随着政区不断推进,在云、贵、川、湖、广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平定了土司叛乱后又广建府、县治所;在西南地区,也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如伊犁、哈密和西宁;在东北地区,沈阳一举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摘编制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城市完全处于封建皇权控制之下,1908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规定,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与此同时,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发展迅速;而中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

摘编制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镇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其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

 

(1)特点:江南地区市镇大量涌现;沿江与运河的市镇进一步发展;沿海城市发展趋于停滞;边陲地区市镇得到发展。(答到3点即可) 原因: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江南地区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江南地区手工业发达;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 (2)新变化:城镇的政治独立性增强;近代工业城市兴起;发展不平衡,通商口岸发展迅速,传统工商业市镇走向衰落。 评价: 积极,推动了中国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变化; 消极,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便于西方的经济侵略;导致大量的手工业者破产,社会矛盾激化。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市镇大部分集中在苏、松、杭、嘉、湖地区”可知江南地区市镇大量涌现;根据材料一“基于这一时期沿海各大、中港口开放关闭不一,因而河港城市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可知沿江与运河的市镇进一步发展、有的沿海城市发展趋于停滞;根据材料一“在西南地区……在西北地区,也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可知边陲地区市镇得到发展。第二小问,其原因结合材料内容及明清之际的时代背景(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手工业发达、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改土归流政策)作答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清政府制定并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规定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可知城镇的政治独立性增强;根据材料二“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可知近代工业城市兴起;根据材料二“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发展迅速;而中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可知发展不平衡,通商口岸发展迅速,传统工商业市镇走向衰落。第二小问,关于对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新变化的评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瓦解小农经济、观念进步)和消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色彩、手工业者破产)方面评价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4年9月,蒋介石发表《告知识青年从军书》,号召知识青年从军,规定:服役年限为两年,公务员保留薪水,大专学生保留学籍,高中学生服役期满后可免试升入大学。这表明

A. 中国抗战兵源面临枯竭

B. 中日战争仍处于相持阶段

C. 国民政府关注兵源素质

D. 抗日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法国开始实行改革,例如议员可得到请愿权利,官方“公报”公布议会辩论记录,废除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法律等。1870年4月,元老院受到削弱,变为普通上院。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的变化意味着

A. 工人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    B. 民选议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C. 元老院的政治地位无足轻重    D. 皇帝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巩固

 

查看答案

联邦宪法的制定者麦迪逊指出:“在共和国里极其重要的是,不仅要保护社会防止统治者的压迫,而且要防止一部分社会反对另一部分社会的不公。”据此,麦迪逊

A. 认为联邦宪法存在着弊端

B. 坚持实施三权分立体制

C. 主张宪法应维护社会公平

D. 强调健全民主法律体系

 

查看答案

在中国共产党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和组织下,武汉举行罢工、罢市、罢课,汉口召开了20余万人参加的反英示威游行,群众高喊“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这一事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如荼

B. 国民大革命蓬勃开展

C. “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

D. 解放军即将渡过长江

 

查看答案

1927年9月,毛泽东在召开文家市的前敌委员会会议上指出,为保存革命力量,必须放弃中央和省委原定的进攻长沙的计划,迅速脱离靠近长沙的湘东北,沿罗霄山脉南下,寻求立足点。材料中的“寻求立足点”

A. 迈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第一步

B. 打破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束缚

C. 表明中共中央已放弃城市中心论

D. 有利于挫败国民党的“围剿”企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