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绅士一般从贡生和举人及其以上功名、学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绅士一般从贡生和举人及其以上功名、学品、学衔当中选拔,但这些人也未必

都能得到任命;还有通过捐纳获得了虚职而实际没有任用的;曾经做过官,有的离休退职或罢官的等等。整个绅士阶层可分为上下层。上层绅士由学衔或官衔较高的绅士组成,而下层绅士主要包括学衔较低或通过捐纳获得较低功名的绅士。绅士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居于领导地位的社会集团,绅士通常被看做能与地方官员平起平坐。他们的特权主要体现在礼仪、法律、经济三个方面。

——摘编自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

材料二

近代绅士集团的转型,最初表现为绅与商的交叉渗透。绅商的互渗现象又经历了一个商对绅的渗透,绅向商的转化的变动过程。在这一变动过程中,社会价值定向由传统的绅士集团转向了近代的商人阶层。甲午战争以后,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逆向渗透”迅速地被“顺向渗透”所取代。绅士阶层在“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感召下和“商战”思潮的导引下,相率“弃士经商”。传统的“功名”身份已失去了原有的强大吸引力,绅士们热心于经营商务,寻找新的出路。一时秀才工厂、生员公司林林而立。“绅士”以其特有的社会地位投资于近代企业,借助于“通官商之邮”的特殊地位,很快成为“既贵且富”的重要社会势力。

——摘编自王先明《近代中国绅士集团转型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绅士阶层的构成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绅士集团转型的表现及其影响。

 

(1)构成:取得功名、学品、学衔而未做官者;有官品无实职者;离官退职者。特点:拥有功名或虚职;存在上下等级;社会地位高;拥有礼仪、法律、经济特权。 (2)表现:绅与商的交叉渗透;利己与救国角色的转変。 影响: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多元化;冲击了传统抑商观念;推动力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一般从贡生和举人及其以上功名、学品、学衔当中选拔,但这些人也未必都能得到任命;还有通过捐纳获得了虚职而实际没有任用的;曾经做过官,有的离休退职或罢官的等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取得功名、学品、学衔而未做官者、有官品无实职者、做过官员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绅士阶层的构成。再据材料一“绅士阶层可分为上下层。……居于领导地位的社会集团……特权主要体现在礼仪、法律、经济三个方面”即可从功名或虚职、上下等级、社会领导地位、礼仪、法律、经济特权等方面分析其特点。 (2)本题根据材料二“最初表现为绅与商的交叉渗透。绅商的互渗现象又经历了一个商对绅的渗透,绅向商的转化的变动过程……绅士阶层在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感召下和商战思潮的导引下,相率弃士经商”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绅与商的交叉、利己与救国角色等方面概述近代中国绅士集团转型的表现。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社会流动、等级身份体系、抑商观念改变、民族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等方面概括其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1年5月,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同官僚主义和拖拉主义作斗争;10月,列宁在全俄政治教育委员会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经济管理形式的战略退却;12月又明确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这说明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存在反复和不确定性

B. 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有多维阐述

C.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

D. 新经济政策造成了苏俄内部的思想混乱

 

查看答案

唐代《水部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制定的水利法,其中规定:“著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善,不得偏并。”这实质上表明唐代

A. 重视上下游水资源的使用

B. 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C. 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

D. 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查看答案

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这主要体现了

A. 苏联在社会生活等领域落后于美国

B. 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C. 苏联难以抵挡美国的渗透面临解体

D. 文化的影响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查看答案

1935年《妇女共鸣》中强调说:“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同年的《读书生活》则反驳说:“五四以后,‘他’‘她’和‘他’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进一步接近严密,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上述争辩集中表明

A. 近代中国妇女地位有所提高

B. 近代中国思想派系众多

C. 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

D. 近代中国重男轻女严重

 

查看答案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关于分封制的认识,下列选项史实、推论一致的是

A. 史实:分封国的主要区域为黄河中下游地区

推论:成康分封带有遏制商族残余势力,统治殷商遗民的目的

B. 史实:诸侯带领周王所授之民向东迁徙,与当地原居民杂糅,初步打破了邦族界限

推论:地缘政治向血缘政治转变

C. 史实:秦朝废分封,行郡县

推论:秦朝以后中国历史上再无分封制

D. 史实: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徭役、再分封

推论:西周政治带有一定的民主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